陕西:多项举措助推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跑出“加速度”

2021-05-21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核心摘要:陕西:多项举措助推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跑出“加速度”

2021年3月5日,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陕西省教育厅等十七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标准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已成为建筑业未来发展趋势,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是驱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实现建筑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建筑业追赶超越新篇章。


意见中指出:自2021年起,每年新开工建设项目面积增加3%以上用于新型建筑工业化示范项目建设,城市中心城区出让或划拨土地的新建项目,实施工业化建造比例不低于20%,并逐年增加。全面实施建筑工业化项目建设,推动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健全建筑工业化人才培育体系,大力培育适应新型建筑工业化的专业技术人员。文件进一步明确对建筑工业化新技术应用的要求,鼓励在评标环节中给予评审加分,并合理安排专项实施费用。瞄准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方向,加快产业转型,迈向新型建筑工业化时代,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助力和支撑。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国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建造能力不断增强。但随着我国的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建筑行业面临劳动力短缺、人工成本快速上升的问题,同时传统施工方式也面临环境污染、水资源浪费,建筑垃圾量大等日益突出的问题。全面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快建造方式转变,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描绘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新蓝图。


到2025年,新型建筑工业化政策体系和产业体系基本建立,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30%以上,城市中心城区住宅建筑实施全装修,适应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开发、设计、施工、监理和生产企业、设备、技术、人才等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形成一批以上下游骨干企业为核心、产业链完善的产业集群。


到2035年,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企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产业整体优势明显增强,促使新型建筑工业化全面实现。


为保障智能建造与建造工业化协同发展,力争跻身建筑工业化强国行列,陕西省十七部门共同研讨制定了相关保障措施,围绕夯实创新发展基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落实项目保障服务、建立组织推进机制等工作进行了明确部署。


1、优化审批服务效率。对于参与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建设的开发和施工单位,可通过“绿色通道加快办理资质升级、延续、预售许可等业务。


2、提升集成设计质量。充分发挥设计先导作用,统筹推进数字化集成设计体系建设,鼓励采用装配式结构技术体系,推行建筑结构、机电设备、部品构件、装配施工、装饰装修一体化集成设计,项目设计深度要符合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要求。以新型建筑工业化方式建设的政府投资项目,允许适当提高设计收费标准。


3、改进招标投标管理。鼓励采用设计、部品构件生产、土建施工、设备安装和建筑装修一体化的工程总承包招投标模式。建设单位可在工程总承包招标文件中对新型建筑工业化新技术应用提出明确要求,鼓励在评标办法中给予评审加分,并合理安排专项实施费用。


4、强化人才培养。开展新型建筑工业化企业和管理部门相关人员的分类培训,培育适应新型建筑工业化的专业技能人员,加快培养新型建筑工业化急需的高端人才。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单位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和示范应用工程,培养一批领军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员和技能人才队伍。积极探索建立新型建筑工业化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加强高层次管理、技术人才的培育和储备。


5、严格落实责任主体。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扶持政策,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抓好各项政策落实。要加强市场信息监测,定期发布建筑工业化部品构件产能供需情况,提高产能利用率,提升建筑工业化发展质量和水平。


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的协同发展将成为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进入信息化时代,建筑业的智能化建造水平急需提升。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驱动下,智能建造已经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实践过程中,以建筑工业化为壁垒,实现工业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的“三化融合”,积极推进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改变我国建筑产业大而不强现状的同时,实现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在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推进和发展中,培育掌握核心技术的高质量人才,吹响时代号角,紧跟发展步伐,建筑工业化应用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掌握了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在未来的建筑产业链中将扮演无法替代的重要角色。


下一篇:

关于印发《浙江省装配式建筑BIM设计规则及设计深度导则》的通知

上一篇:

江西上饶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info@precas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