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医护人员在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应急院区)CT室内调试设备
硬核元素盘点
质量就是生命。记者了解到,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应急院区)采用了行业最前沿的装配式建筑技术,最大限度地采用了拼装式工业化成品,大幅减少了现场作业量,提高了质量安全保证。
据陕建产业投资集团集成房屋科技公司总经理姚登介绍,工程所有主体建筑基本采用轻钢结构模块化房屋,也就是集装箱房屋。一个个长约6米,宽约3米的集装箱房屋,通过组装、吊装、拼装,即可完成现场施工。
“集装箱房屋本身是钢结构的,抗震性能优越,使用时限为10年-15年。所有的标准部件(窗户、墙板、底板、吊顶等),都可以回收、改造、更新,可循环利用。今后更换时,不仅成本低,也较为方便。” 姚登说。
硬核装备
负压病房保护医护人员 先进设备提高检测速度
记者昨日了解到,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病区按照特殊病房标准进行的规范化设计,所有病房为负压病房,即:通过净化空调通风系统,使病房内空气静压低于病房外相邻环境空气静压的病房。
病区设置统一为三区两通道(三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两通道:医务人员通道、患者通道)设计,避免院内感染的情况发生。这样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内形成由高到低的不同压力。
从空气的流通来讲,就只能是外面的新鲜空气可以流进病房,病房内被患者污染过的空气就不会泄露出去,而是通过专门的通道及时排放到固定的地方。结合净化风淋室对排风的过滤消毒处理,这样病房外的地方就不会被污染,从而减少了医务人员被大量感染的机会。这种病房最适合救治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病人,隔离病原微生物及保护医护人员。
此外,据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西安市中心医院院长虎威介绍,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应急院区)内的医疗设备充分借鉴了武汉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的筹建经验,引进了很多先进检验设备,目前已经全部调试完毕。
应急院区内先进的飞利浦64排螺旋CT是全球少有的医疗设备,检验智能、分辨率高、扫描精细、出片率也很快,每天能检查300多名病人。如果患者要做CT,只需医生操作控制台和对讲系统就可调节患者体位,不用医生陪伴到机器旁边。
“还有一台上海联影CT也能实现智能扫描。这两台CT基本可以满足检验病人的需求,检查速度很快。”虎威说,CT调试完毕后,已经为志愿者做过检查,检查效果非常好。
硬核团队
10天建成15天移交 诠释分秒必争的“西安速度”
疫情发生以来,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平战结合的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应急院区)项目。“平战结合”指的是目前利用战时的方式先建一个公共卫生中心,作为临时救治的场所,规划用地面积500亩。目前建成的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应急院区),将提供约500张床位,建筑面积27542平方米。
据了解,项目开工以来,各参建单位抽调最精干的团队,在全面加强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注重质量安全监管。所有建设者争分夺秒、勇挑重担,24小时昼夜不停,边施工、边整改、边调试、边验收,抢工期、抢进度,近万名建筑工人,用热血和激情践行了使命和担当。
在项目质量安全监管和疫情防控方面,采取网格化、下沉式监管。市区两级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组成了50人的现场质量安全监管团队,与100余名工程监理和10余名质量、安全、机械方面的专家,按照不同工区进行网格化监管,24小时下沉式巡查,夯实质量安全责任。
从设计到施工始终最严要求,坚持以工匠精神兑现承诺,将项目打造成疫情防控坚实堡垒;保持“与时间赛跑”的拼搏状态,采取三班倒的方式进行建设,工人轮休、项目不停,仅用10天完成项目建设,15天顺利移交,在众志成城的战“疫”中跑出了“西安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