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6:系统功能与数据接口如何规划?
工厂要根据自身特点提前规划信息系统平台的功能划分;涉及多系统的,要规范数据接口、形成标准,防止重复建设和多次投资。
Q7:数据是实时产生还是事后统计?
数据是实时产生的,而不是事后统计,这是建设数字化工厂的可行性到了成熟阶段的标志。
(1)为什么强调数据必须实时产生,而不能事后统计呢?
这跟ERP运作的原理类似。
(2)为什么传统的ERP软件难以落地?
其实不在于ERP不好,而是因为ERP统计的是结果性的数据,而ERP系统里面所产生的数据,它本身具有滞后性。
(3)什么叫滞后性?
比如,早上一上班,生产部就到仓库领料,但往往要到了中午或者晚上下班的时候,仓储人员才把发料单的数据录入到ERP系统,做得稍微好一点的企业,它的系统里面的数据是每2个小时、3小时更新一次。由于数据不是实时产生,数据的滞后性导致ERP无法准确反馈生产状态和指挥生产,这是ERP难以落地的根源。
同样,数字化工厂的数据应该是实时产生的,我们要有数据采集终端设备,在生产的时候,员工的产量、质量、进度等数据自动更新到MES系统、ERP系统。如果是实时产生的,证明数字化工厂的建设满足了至少这一条标准,如果还是事后统计的,那就可能没有达到真正数字化工厂建设的要求。
Q8:管理模式与组织职能应如何变化?
数字化工厂数据应用将改变一线的操作模式、质量管理模式和工厂管理的流程,在工厂推进数据应用和数据驱动管理的过程中,要对管理模式、组织职能随时调整,建议先在小区域内试点试行,摸索经验,成熟后再推广。
Q9:机器指挥生产还是人指挥生产?
传统工厂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数字化工厂、智慧工厂。
数字化工厂建设的目的就是让机器指挥生产,而不是人为去指挥生产。在很多工厂里面,为什么我们要有计划物控部,为什么我们要狠抓PMC的运作管理,就是由于数据的滞后性,数据不及时性,甚至不准确性,所以我们还需要人靠大脑不断地去调整,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人去指挥生产。
而真正的数字化工厂建设好了以后,其实是数字化系统自动进行排产,设备完工后自动上传到系统,系统通过收集的数据分析,实时自动规划下一步排产工作,发布生产任务。哪怕我们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没有达到这么一个阶段,至少接着下一部工作的员工,也能及时地知道他要干什么。
Q10:在数字化工厂建设的过程当中,要做哪些标准化?
有4个方面:1. 产品标准化 2. 部件标准化 3. 材料标准化 4. 工艺标准化。
这是我们进行数字化工厂建设的关键,只有我们把这些产品、部件、材料、工艺都标准化了以后,我们的数字化工厂建设才能够变得可实操;我们再进行个性化的服务和个性化的产品定制,才能够让我们的效率最大化,让我们的成本最优化,让我们的产品的稳定性能够得到大的保证和提高。
更多行业资讯,欢迎点击墨点狗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