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寒亭区太阳街和园小区施工现场,重达4.7吨的18级楼房台阶,被塔吊从货车上缓缓抓起,移至七层楼上的安身之处,工人们手持撬棍或平推或勾拉,确保台阶的预留孔吻合前后凸起的4根钢筋。从抓取到卡槽成功,仅用了8分钟时间,之后再加以灌浆固定即可。
盖楼房如同搭积木玩乐高,近年来,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绿色建筑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生活。近日,记者在全国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潍坊采访,一探装配式建筑究竟。
“乐高”式拼插盖大楼
6月20日上午10点,潍坊三建智能装配基地一期房屋装配式生产车间内,90后小伙王昱昊守着钢筋自动点焊机,数着一圈圈的焊点和火花。不远处,轨道行吊将绑扎好的楼梯内置钢筋吊至钢模旁,等待混凝土浇筑。
“浇筑成型后,就会吊运到堆场养护,定时自动喷淋,楼梯达到合格强度才能出厂。”生产经理郭祥洋告诉记者。
相对于传统的建筑工地现场作业,工厂化生产的楼梯实现了标准化设计、模块化生产、装配化施工。工人可在相对恒温的车间内作业,避免了尘土飞扬和严寒酷暑的侵扰。
“‘乐高’式的施工效率比工地现场浇筑作业提高了一倍以上。我们一共15栋高层项目,此前同等规模的施工现场需要300多人,现在通过更多采用预制构件,已经减少到130个人。”和园小区项目经理张成坤说。
潍坊市坊子区的悦江府小区,是去年潍坊市住建局组织的全市装配式建筑工作现场推进会观摩点之一。项目负责人指了指绿网内的工地介绍,预制件减少了现场混凝土工作量,减少了工地扬尘。“工地废料少了很多,叠合板和墙板更平整,装修时也不用找平了。”
装配式建筑既包括大型主体部件预制,也包括装配式内装。走进潍坊优丽雅装饰软包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忠利的办公室,门后的白板上记录着最近的施工项目:威海奥莱小镇、茂华爱琴海、潍坊深圳科技园等16个项目。
赵忠利发明了一种可调节挂装结构,能将预制好的石板、木板等材料铆固装配上墙,免去了装修现场的沙子、水泥涂抹,更加环保。“现在数万平方米的项目都是小的,很多项目都是十几万平方米起步。”赵忠利说,得益于各级政府大力推行的装配式建筑,他今年的业绩将实现翻番。
“我马上要到威海奥莱小镇去,指导新招募的安装队伍,这种‘傻瓜式’安装方式,部件运到施工现场直接挂装就好。新招募工人对工艺流程尚不熟悉,讲一讲技巧能让他们更快更好施工。”赵忠利说。
安装队伍不足制约推广
“装配式建筑有低碳环保的特点,不过造价成本是开发商顾虑的重要因素,装配式建筑大约一平方米会增加200-300元。”潍坊市房地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建筑产业化科负责人路振宇说。
多个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房价动辄几万元一平方米的一线城市,增加几百元成本并无太大感觉,可是在三四线城市,消费者非常在意。路振宇说,现在潍坊属于推广初期,如果全市装配式建筑规模上来,预制构件的成本就会下降。
“像我们公司,从设计、工厂加工到现场施工,然后水电安装、装饰装修、后期运维,都形成了闭环全产业链的装配式建筑发展模式,这样成本就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昌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飞说。
每个构件的重量都以吨计,习惯了传统作业的建筑工人能否适应?
在潍坊,安装工人缺乏是推广装配式建筑的制约因素。“潍坊专业和稳固的安装工人队伍还比较少,我们预制构件生产方经常要指导工人怎样安装。”郭祥洋说。
为了提高装配效率,潍坊三建智能装配基地还专门拿出半个车间用来培训安装工人,让他们尽快熟悉叠合板等装配式部件的安装流程。
昌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所在的潍坊昌大建设集团,则是用“以老带新”增加熟练工。“任何行业里人才都是最重要的。要有培育平台,形成较好的人才梯队,这样项目才能更好地发展。”李飞说。
郭祥洋介绍,因三四线城市缺少相应的配套企业,导致安装效率较低。潍坊市场浇筑都用木模定型,而一些“中”字头大企业,在施工时采用可回收的铝模,既可减少成本又能加快施工速度,引得一些地方企业模仿。
政策推动装配率落地
从高处看,潍坊三建智能装配基地一栋栋车间的弧形顶棚,犹如波涛接连成片。因生产低碳环保的装配式建筑构件,这里被列入2021年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优先项目,7万余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当年建成。
2019年11月,潍坊市政府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总体要求、具体目标、支持政策、保障措施。
“不仅有明确的装配率要求,还在建设用地、高新技术企业税费、贷款贴息、信用等级评价、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容积率奖励、提前预售等方面制定了10项扶持措施。”路振宇告诉记者。
对于开发商来说,回款速度至关重要。装配式建筑在地上一层就可预售,开发商非常看重这一点。“潍坊还要求新地块拍卖前,就需要提前告知装配式建筑比例,并写入土地出让合同中。提前预售时间,这是保证装配率的最关键一点。”路振宇说。
今年5月,山东省下发通知,要求推进建造方式绿色转型,提出计划到2025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40%以上,建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排放不高于300吨/万平方米。
山东华元建设集团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进行过探索,当时他们在楼房建设中率先采用大板技术,不过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墙面和地板拼接处渗水、裂缝等问题不好解决,再加上构件较重施工不便,大板技术推广一度停滞。如今乘着政策东风,该集团重新上马了装配式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