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明:认清我国建筑产业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用“产业”思维擘画未来!

核心摘要:叶明:认清我国建筑产业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用“产业”思维擘画未来!


专家简介:


叶明,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原副总工程师,现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工程建筑标准化协会建筑产业化分会副会长,教授级高工。长期从事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研究、推广和管理工作。


问:请您从建筑产业的形成、建筑产业概念等方面再为行业解惑?


叶明:建筑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成长和演进过程。古老的中国房屋以土、木、石为材料由泥瓦匠、木匠建造,许多朝代官府通过“匠役”制度加以管理,设立作坊营建政府工程。近代中国,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影响,随着建筑材料和生产工具的变革,在一些沿海城市成立营造厂和建筑事务所,从事建筑设计与施工建造业务,孕育了中国建筑产业的萌芽与未来。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国家把建筑产业放在了国民经济重要位置。1952年,国家成立了建筑工程部,行使统管全国建筑产业和承担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两项职能。建筑业作为“产业”提出,见于1980年2月邓小平关于建筑业地位和住房政策的一次谈话。他强调,“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把建筑业作为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建筑业是可以为国家增加收入、增加积累的重要产业部门,必须把建筑业放在重要地位,从而凸显了建筑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物质生产部门的社会地位” ,这无疑为建筑业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1983年,国务院批准采用“国民收入”指标作为衡量国民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之一,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5个物质生产部门的净产值之和作为国民收入总值。


我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始于1985年,建筑业被划分到第二产业。之后于2003年、2012年、2018年,国家统计局分别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修订,印发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也得到了调整和修订,建筑业始终属于第二产业。应该讲,这是国家对建筑业的科学界定,也是今日我们把建筑业作为“产业”来论述的科学依据。


问:建筑产业至今尚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也反映出产业思维尚未普遍建立,请您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和行业实践,给它一个定义?


叶明:综合上述分析,我认为建筑产业可定义为:建筑产业是指围绕建筑产品的产业链而展开的投资开发、规划设计、咨询服务、建筑材料、部品生产、施工安装和维护管理等不同分工的、利益相互联系的行业所组成的业态总称,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建筑产品表现为各种工厂、矿井、铁路、桥梁、港口、道路、管线、房屋以及公共设施等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和。


问:建筑产业究竟由哪些行业构成?


叶明:根据建筑产业的定义,建筑产业的构成应包含与“建筑物”产品相关的所有生产经营行业。依据国家现行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通过分析和判定,在行业分类中与建筑产业的“建筑物”产品相关的生产经营行业主要包括:建筑业,房地产业,制造业中的相关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中的专业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由此可以确定,建筑产业涉及五大行业。


问:每个产业都有其独特的特性,请问建筑产业有何特殊性?


叶明:建筑产业是以“建筑物”为最终产品的产业,建筑产业与其他工业门类的产业在生产经营方式上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性。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


1.建筑“产品”的固定性。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等“建筑物”作为建筑业的最终产品,寿命周期长,是不可移动的财产,具有单独性和一次性的特点,建筑产品固定,生产人员流动。而工业产品大多是产品流动,生产人员相对固定,而且具有重复生产的特性。建筑物的不动性和长寿命,不仅决定了它本身的价值属性和产业链系统,也决定了它必然带动周围的配套设施、交通、服务等项目的建设和消费的特性。


2.建筑“产品”的多样性。“建筑物”作为产品不同于其它工业产品,各个建筑物几乎是没有雷同的或一模一样的,也不可能用一个模具、流水线或相同工艺制造出相同的建筑物(产品),另外,建筑文化的多样性要求,也决定了“建筑物”作为产品的多样性。


3.建筑“产品”的地域性。建筑物(产品)的设计和建造过程往往受到当地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人文文化和生活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在建筑外形、建筑功能和建筑材料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因此,也造成了建筑物(产品)在生产(建造)过程中产品的差异性和材料选用的局限性。


4.生产组织的流动性。建筑物(产品)不同于其他工业产品在工厂的生产线上完成,其生产建造过程主要是在建筑施工现场完成,尽管很多建筑部品、部件可以在工厂生产,但是,大量的建筑安装和建造过程必须要在施工现场作业,随着工程项目各阶段的完工交付,施工人员不断调整,施工场地也在不断地变换,由此带来了建筑产业的生产组织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


5.生产劳动的密集型。由于建筑物(产品)投资数量大、涉及工种多、用材用料复杂、标准化程度低,特别是简单重复性的生产劳动多,很多施工环节离不开现场手工作业,需要大量的现场作业工人,由此造成了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6.投资消费的联动性。根据有关专家研究的资料显示,建筑业每增加1万元的产出,将对国民经济其他行业产生7345元的直接生产拉动和16700元的间接拉动,间接拉动数值位列国家42个经济部门的第14位,而建筑业的影响力系数为1.2317,在42个部门中位列第16位(房地产影响力系数只有0.3193,排倒数第一位)。


问:改革开放40年来,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和民生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要看到,目前建筑产业还存在诸多问题,请您具体谈谈?


叶明:我认为,我国建筑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产业大而不强,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链水平不高、产业组织碎片化、产业工人技能素质低、建造方式粗放、组织方式落后、价值链断裂等问题还较为突出,仍未摆脱传统粗放式发展方式。


首先是产业大而不强问题。长期以来,建筑业依赖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市场,规模由小变大,但大而不强。从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报告中看,2018年,建筑业总产值达23.5万亿元,产值利润率(利润总额与总产值之比)仅有3.45%,近10年来,建筑业产值利润率一直在3.5%上下徘徊,而且近两年略有下滑;建筑业从业人员5563.33万人,其中流动性工人占较大比重;全国建筑企业单位数95400家,基本上以工程管理公司为主,没有自己的产业工人队伍,建筑企业缺乏核心能力,同质化竞争严重,整个建筑业在企业之间尚未形成社会化的多层级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作为市场和价值链主体的建筑企业,缺乏应有的管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企业组织架构设置、管理体系优化以及协同技术创新等方面,尚难以形成差异性的核心竞争能力。


其次是产业碎片化严重问题。(1)体制机制条块分割。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一直存在条块分割管理、政出多门的问题,特别是行业划分的影响,建材行业与建筑行业监管分离;建筑设计、加工制造、施工建造分属不同行业,互相分隔、各自为政。不同部门监督执法依据各自领域的规范性文件,使得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监管规范性、系统性大大降低。再加上建筑业法律法规体系不够系统、完善,均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工程建设项目的一体化建造水平。


(2)设计、生产、施工脱节。当前工程建设领域还普遍存在设计、生产、施工脱节的现象,建筑设计对规范和标准考虑得多,偏重于设计的安全性和适应性,而对采购加工和施工安装的需求考虑较少,这也导致工程施工中各自为战,各方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主,不会考虑工程的整体建造效益与效率。很多工程开工后,图纸一改再改,工期一拖再拖。很多工程最终为了赶工期,不是通过提升一体化建造能力,而是靠“人海战术”来完成,这不仅造成了极大的人力浪费,也增加了工程建造成本的不可预见性。


(3)开发建设碎片化运营。与发达国家普遍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不同,我国在这方面虽然也提出了明确推广要求,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目前,国有投资或国有控股项目,已开始逐步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但开发建设项目基于各种利益平衡,往往将工程设计、生产、采购、施工等交由不同单位实施,人为将工程建造碎片化,从而不仅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也直接带来工程成本增加、工期拖延、投资超额等等一系列矛盾问题。


(4)信息数据不能共享、系统流程不能贯通。进入21世纪,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以共享为特征的信息化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已代表了各个行业的融合发展水平。但相比其他行业,我国建筑业的信息化、数字化程度还很低。以2015年以来的数据衡量,建筑行业整体数字化水平在22个细分行业中仅高于农业和屠宰业,位列倒数第三。数字化和互联互通的程度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如实反映了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各自为政的管理现状,在信息数据共享方面制约了建筑业的产业现代化发展。


再次是产业基础薄弱问题。(1)生产建造方式粗放。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粗放式经营的行业,现场施工主要以手工湿作业为主,“出大力、流大汗、脏乱差”是建筑工人的代名词。我国每年20亿平方米以上的竣工建筑中,相当一部分在投入使用仅25~30年后,便会出现墙面开裂甚至漏风、漏筋、屋面漏水等质量问题,极大影响建筑使用寿命。目前我国新建住宅有80%以上仍为“毛坯房”,导致建筑产品是“半成品”,并由此造成建筑功能的不完整和建造过程的残缺,特别是由于二次装修产生了大量建筑垃圾、施工扰民、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


(2)工程组织方式落后。我国实行工程招投标制以来,基本都采用传统平行发包方式,即业主将工程设计、施工等进行拆分,发包给各个独立单位。这种落后的工程建设组织方式,直接导致工程建设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造成人为的条块分割及碎片化,割裂了设计与施工之间的联系,造成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次数增多,带来项目周期延长、管理成本增加、协调工作量大、投资超额、资源浪费等问题。由于责任层次不清晰、企业的责权利无法做到有效统一,对工程建设质量也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这些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工程建造的整体效率效益低。


(3)产业链协同水平低。目前我国建筑业的产业化程度和产业链协同水平与制造业相比有较大差距,产业要素市场没能得到充分调动,资源尚未得到合理配置,由此造成企业核心能力不强,企业主体技术创新动力和能力不足,技术集成能力和协同高效的组织能力薄弱。由于传统产业分工和工程组织方式落后,产业创新体系的各种要素资源分散、价值链割裂的原因,导致工程建造全过程、全产业链、各环节各自为战,缺乏环环相扣对接的关联关系。比如:建筑设计对功能、规范考虑的多,对采用材料、部品的制作与施工因素考虑少,甚至关起门来设计;施工企业以土建施工为主,照图施工,施工过程产生大量的不经济、不合理和质量安全隐患;材料部品生产企业关起门来搞产品研发,与工程设计、施工建造系统技术不匹配、不配套。全产业链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问题普遍处于较低水平。


(4)产业工人技能素质低。我国工程建设领域高水平技术专家人才、建造管理人才、科技创新人才严重不足,而懂技术,晓经济、会管理的具有工程总承包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尤其缺乏。而且,我国在工程施工环节,主要依赖于“知识不系统、离散度高”的劳务市场的农民工队伍,建筑工人普遍文化程度低、年龄偏大、缺乏系统技能培训。据统计,2017年,建筑业一线作业人员中,高中以上学历的只占总数的5.7%,平均年龄为43.1岁,是目前建筑业工人队伍的主力军。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工程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下一篇:

关于印发《浙江省装配式建筑BIM设计规则及设计深度导则》的通知

上一篇:

廖玉平: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info@precas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