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欣集团为员工营造一个整洁优美和谐的办公环境。
镜头
环境整洁
智欣集团厂区打造花园式工厂。
智欣集团砼公司厂区整洁有序。
设备先进
智欣集团PC预制构件车间生产线采用国外先进设备。
智欣集团砼公司骨料堆场内设置喷雾装置,有效抑制扬尘。
建筑业高质量转型
坚持
“质量第一”方针
生产过程严格把五关,执行三不准
践行
绿色发展理念
生产环节全链条改造和更新,打造花园式工厂
没有尘土飞扬和机器的轰鸣声,更没有建筑工地上常见的堆积如山的建筑垃圾,道路干净整洁……在厦门,这样的“绿色工地”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近年来,在市建设局的牵头引领下,以智能制造为驱动,厦门建筑业不断阔步推进高质量转型,特别是在加强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等“革命性”“进化型”方向上加足马力,突破传统建筑思路,推动厦门建筑工业化取得变革式发展,让一股“绿色风暴”在厦门强劲涌动。
不可忽视的是,一座城市建筑业蓬勃发展的背后,一定有一批敢于创新的企业不断发挥带头引领作用,为厦门的高颜值、高素质贡献力量,厦门智欣集团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支“生力军”。今天,记者带您走近智欣集团,看看这个企业是如何运用智能化生产,成为厦门建筑企业中的“创新先锋”。
智慧工厂
生产过程实现规范化、自动化、信息化,确保混凝土质量
在智欣集团总经理丁福霖看来,对于企业来说,产品质量是最有说服力的试金石。为此,公司多年来坚持“质量第一”方针,以优质的产品赢得市场,以优良的服务赢得用户。特别是近年来,以“智慧工厂”为关键词,智欣集团混凝土公司生产过程逐步实现规范化、自动化、信息化。生产过程严格按照验证配合比设计参数通过ERP软件系统自动传入生产系统,计量系统根据指令自动上料,有效避免传统的人工输入失误;同时,无人调度系统与GPS卫星定位系统相结合,搅拌运输车辆回厂后通过自动感应识别、自动排队待命、进站装料,通过GPS有效掌握车辆在途及工地卸料信息,及时调整发车频率。简化调度工作流程的同时,有效避免工地异常现象,确保供应顺畅。
围绕产品质量控制,公司积极调动每位员工的质量意识,生产过程严格把五关,执行三不准(即原材料检验关、配合比设计关、生产计量关、混凝土搅拌时间关、出厂检验关;不合格的材料不准使用,计量不准的设备不准生产,不合格的产品不准出厂)。智欣集团混凝土公司的每一部材料运输车辆都装配有GPS卫星定位系统,方便工厂全面掌握在途车辆状况。丁福霖告诉记者,通过查看车辆GPS轨迹回放,有助于进一步强化原料进厂质量控制,保证货源来自供需双方约定的合法正规渠道。同时制定严于国家和行业要求的原料内控技术指标,发现不合格的及时隔离、退货,有效杜绝不合格原料流入生产。
数据
智欣集团混凝土公司从创建至今,已累计为厦门建设供应商品混凝土达1500多万立方米,涵盖市政道路、桥梁、铁路工程、超高房建项目等一大批省市重点工程,如杏林湾营运中心12#楼、西亭安置房、厦深铁路、厦门轨道交通项目、杏西滨路改造工程、厦门北站、厦门北车辆基地等,均以优质的产品锻造精品工程,为推动厦门建设添砖加瓦。
绿色生产
率先向节能环保型砼企业转型,打造花园式工厂
如果说产品质量决定着企业的经济命脉,那么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还不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则体现了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有人曾形容智欣集团是一个“低调”的企业——在公司的混凝土生产基地中,听不到混凝土搅拌站震耳的轰鸣,也见不到漫天飞尘,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的厂区、绿色封闭的搅拌楼、规划有致的骨料堆场、整装待发的运输车辆和适合开展创新研发的静谧环境。
“推动混凝土行业向绿色环保、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不单只是企业的选择,更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丁福霖表示,为积极响应市建设局大力推行预拌混凝土企业绿色生产的号召,2014年公司成立绿色生产领导小组,积极部署绿色生产建设工作,明确绿色生产职责。投入1400余万元改造绿色生产设施,率先向绿色节能环保型砼企业转型。最直观的目标,就是要打破人们对传统砼企业环境脏乱差的固定印象,打造像在花园一般能呼吸到清新空气的混凝土工厂,为整个砼行业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
想要全面实现绿色生产,需要做到生产环节全链条的改造和更新。丁福霖介绍,公司从原材料堆场到整个生产线都采取全封闭运作,针对可能出现的所有污染源对症下药,逐一击破。在骨料堆场搭建钢构大棚,并配备喷雾降尘装置,定时喷雾,抑制干燥碎石卸、装、运过程扬尘。材料输送过程中,皮带输送机实现全封闭,并在计量层、搅拌层和集料斗处安装脉冲除尘器,有效抑制扬尘。生产环节,搅拌楼也全面封闭,同时还在进灰口设有应急喷淋装置,有效抑制吹灰爆管产生的粉尘。公司还配有砼回收分离系统、压滤系统,砼废品和废水经处理后回收利用,不仅在前期实现生产过程无扬尘排放、无噪声污染,还在生产后期做到无废水、废浆排出。公司在厂区和厂界处分别设置粉尘、噪声实时监测仪,供全体员工和职能部门监督评议。
数据
目前,智欣集团混凝土公司绿化面积达30%,为员工营造一个整洁优美和谐的花园式办公环境。
创新引领
建立厦门首个装配式建筑工业化生产基地,点燃发展新动能
如今,智欣集团预拌混凝土公司生产能力能达180万立方米/年,不仅为厦门的纳税大户,还多次被评为中国混凝土行业优秀企业。然而,发展迅速的智欣集团并未因现有的成绩而满足。2017年,厦门智欣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建科技(福州)有限公司强强联合,成立厦门智欣建工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了厦门第一个装配式建筑工业化生产基地,正式进军装配式建筑领域。
在丁福霖眼中,随着资源日益紧缺、成本持续上升,建筑业高能耗、高污染、高事故的现状已不可持续。为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建筑业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向设计标准化、构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装修一体化、管理信息化的新型建筑产业转变,实现建筑业的转型升级。装配式PC构件就是对传统混凝土行业的一次转型升级。楼板、墙板等建筑构件以工业化方式在工厂生产好,然后运到工地,以可靠的连接手段,集合成一个整体——这种新的住宅建设模式不仅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从业人员劳动强度,严格把控每一个产品的质量,而且工地湿作业少,无扬尘废水污染,没有建筑垃圾。
记者在智欣集团建科公司里看到,预制构件生产车间流水生产线整齐划一,一个个方形的建筑模具摆放在轨道上,钢筋的调直、切割、绑扎、组模都实现了全流水线的工业化操作。据介绍,传统建筑方式以厘米来计算偏差,装配式建筑可精确到毫米。原来需要大量人力完成的工作,现在可以转移至工厂中实现,减少材料浪费,又避免建筑质量以往“靠人品、靠手艺”的弊端。流程管理全部信息化,成品上标识的二维码,用手机一扫,生产过程、钢筋、质检人员、序列号等一目了然。
这个装配式建筑工厂的生产设施配置也可圈可点。内、外墙板生产线均为自动化流水线,混凝土通过空中轨道自动运输到各浇筑工位,与布料机自动对接下料,全程自动控制,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中央控制室还配置有高清LED电视墙,可对生产线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实现生产线设备的远程控制及生产数据的信息化管理。核心工位采用国外先进设备,除了高精度优势外,产能比国内同行高出不少。
如今,这个装配式建筑工厂生产的房屋与地下综合管廊构件已经到达福州、莆田、泉州、厦门多个工地。2018年1月,福建省住建厅组织全省各设区市建设主管部门分管领导和全省建设、施工单位到该项目集中观摩,在全省掀起建筑装配式的学习、讨论热潮。2018年2月,厦门新机场翔安片区大嶝中路段地下开建的全省首条“装配式预制叠合板”综合管廊项目,构件就来源于智欣集团建科公司。该项目在4月住建部组织的全国管廊评比中获得参评专家的一致好评。厦门智欣集团负责人告诉记者,接下来还将瞄准福建省装配式建筑生产示范基地的目标,继续不断推进装配式建筑研发和生产,希望以一己之力推动本区域装配式建筑发展,推动全市建筑工业化、现代化进一步向前。
数据
加上全套进口钢筋加工生产设备,这个厂区每条流水线每天能完成500-700立方米的成品装配式构件。目前,在这些自动化设备帮助下,厦门智欣集团建科公司一期年设计产能能达40万立方米,二期工程还在建设推进中。
亮点
厦门市绿色混凝土星级达标率96.4%
根据统计,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方面,至2018年11月,厦门28家具有预拌混凝土专业承包资质的混凝土搅拌站全部获得星级绿色建材标识(一家新建的除外),其中25个搅拌站获得三星级绿色建材标识,厦门市绿色混凝土星级达标率为96.4%(27家),位居全国前茅。装配式建筑发展上,厦门市不断涌现装配式建筑工业化生产基地,各式各样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已广泛应用于综合管廊、地铁、住宅等项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