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建筑网
返回
资讯
3D打印生态护岸再次落地苏州——阮家浜闸重建工程
来源:盈创建筑科技3D打印2023-02-23 15:21

阮家浜闸位于漕湖南岸阮家浜与漕湖连接处,距环湖路阮家浜桥约100米,新建闸门采用4m下卧式刚闸门,门顶高程5.20m(吴淞)。


图片


水闸连接挡墙共计281m,采用拼装式生态挡墙结构,也就是采用3D打印后现场拼装。目前,盈创已经启动该项目的3D打印生产阶段,全力开打中!


图片

图片


3D打印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优势


传统航道中的二级护岸多为混凝土现浇的刚性结构,或是自锁块、仿木桩、箱式挡墙等预制安装的柔性结构。此类结构虽然能够满足挡土功能并具有一定的景观效果,但整体效果相对较差,消耗较多施工人力。与传统二级护岸结构形式或施工工艺相比,3D打印二级护岸具有以下4个明显优势。


一是采用给自动化生产工艺实现护岸结构在车间内自动化生产,提高了护岸施工的工业化水平,有效避免了施工粉尘和噪音。


二是现场基础施工与车间结构打印同步实施,可已减少现场施工模块拼拆、混凝土浇筑、养护等环节,大大节约模板成本,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图片


三是结合计算机3D建模技术,突破传统设计理念,能够满足个性化景观设计需求,实现常规工艺无法实现的景观效果。


四是3D打印二级护岸使用的原材料中参入了钢渣等工业固废、建筑垃圾,是固废资源得到循环利用,实现了增材制造的环保理念。


图片


图片


全国首创:3D打印二级护岸


2019年,盈创首次将建筑3D打印技术应用于航道整治领域,在国家高等级航道苏申外港线的吴江屯村段,通过3D打印技术建造了432米二级护岸,成为全国首创。


苏申外港线航道整治工程左岸3D打印二级护岸,是盈创3D打印数字化绿色建筑在航道治理方面的突破性、示范性、典型性应用。护岸采用分段打印,逐段安装的方式,护岸结构每段4米,重量约5吨。将经过特殊处理之后的建筑废材作为打印原材料之一,实现了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同时,通过建筑3D打印技术能够降低工程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护岸整体性好,线型流畅,能够有效保护来自波浪和水流的侵袭,栽上绿植,为打造“水美、岸美、环境美”的新航道增光添彩。

图片


图片


此次建筑3D打印数字化技术在航道治理领域的应用,推动了内河航道3D打印护岸工程质量检验标准的形成。2021年,苏州市港航中心牵头成立编制组,依托苏申外港线(江苏段)航道整治工程和苏州绕城高速公路声屏障工程,提出了交通工程3D打印护岸构件和声屏障构件的质量检验要求,并据此开展标准研究。期间,苏州市港航中心、水运指、绕城公司、华设设计集团以及盈创建筑科技公司多方协作,开展实地调研,组织专家进行立项论证,确保标准的制定既合法合规,又有实例论证。2021年12月,《交通工程3D打印护岸工程和声屏障工程质量检验标准》通过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技术审查。2022年1月,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正式发布该标准,3月起正式实施。


图片


3D打印生态护岸再次落地苏州,意义重大!


阮家浜闸重建工程的水闸连接挡墙处采用3D打印后现场拼装,不仅意味着建筑3D打印技术在水利工程设施、航道整治领域的又一次尝试,也意味着通过实际应用,将形成更多的数据,证明建筑3D打印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广泛应用的可行性!

  • 同类资讯